最低的水果
  
作者顏擇雅女士,創辦雅言出版社,印象中有這個名字的書都不錯,感覺是很厲害的人。
  
━━━
  
水果樹是一個比喻,當一棵果樹結實累累,伸手可及時,很自然的我們會先把靠近自己的水果先摘。
  
等這些水果摘完之後,接下來就會變得比較辛苦,必須要想辦法做出梯子,才能往上摘取更高的水果。
  
作者拿水果來比喻經濟,美國經歷了許多「低的水果摘完後」的時刻,造成多次的經濟衰退,從每次經歷衰退後挺過來,因而累積許多讓產業升級的寶貴經驗。
  
台灣因為發展落後美國,許多從美國分配給世界的代工機會,就足以讓台灣有好多的水果,摘好久,而中國也因為發展在台灣後,可以摘的水果又更多,造就中國的高成長。
  
台灣的經濟現狀比較悶,可能是因為我們已經走到了某個高度,需要努力打造梯子,沒辦法單純等大國分水果給我們了。
  
━━━
  
在書中印象深的有幾點,
  
1. 創業成為職人:
作者在探討當無人機、自動駕駛、3D列印等科技,可能會讓很多大企業裁員,但同時可能會造就許多「職人」的機會,例如3D列印不需要生產線,可能可以讓許多人發展出自己的品牌,像是自己創作鞋款。
  
2. 競爭力:
從台資西進後,報章就常在討論兩岸的競爭力,似乎接受對岸的挑戰,就能提升競爭力。但作者認為真正的問題應該是,這競爭力放到全球的舞台後,還算不算競爭力?
  
中國的市場大,變化多,確實很考驗企業的能力,也不乏強者的誕生,例如聯想、華為、海爾。但如果拿掉這些例外,大多數的中國企業,可能難以擴張至海外。例如因為google在中國被刁難,才讓百度得以茁壯。
  
3. 代工:
作者認為台灣只會代工並不可恥,當行銷與製造分流,製造都叫代工。而擅長代工,就會製造業很強。這有一個優勢是,品牌樓塌樓起,製造業卻必須一層一層往上蓋。也許代工的價值沒有成功品牌帶來的高,卻能提供穩定的就業質量,這是品牌所沒有的。
  
━━━
  
【反思】
  
作者提到美國經歷經濟衰退,但總能挺過來,而之前在「為一般人而戰」這本書看到的,是美國有幾乎一半的人過著月光族的生活,兩者之間有一些差距。目前的理解,是美國確實有能力持續打造全世界的品牌,但似乎沒產生足夠面對衰退的工作機會。
  
這也讓我想到作者在書中討論到,關於「代工」,以往提到代工,似乎就會聯想到我們自己設計能力的不足,卻沒想到正因為代工,我們製造變的很強,創造了長期的工作機會。
  
總結來說,從這本書,可以帶我們抽離和強國比較的心情,學習怎麼去摘更高的水果,也重新看到台灣的優點。
 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ao613.ee05g 的頭像
    hao613.ee05g

    皓祥的閱讀筆記

    hao613.ee05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