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討論比較多的美豬議題,讓我好奇,究竟我們要怎麼知道這些成分,究竟會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?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▍萊克多巴胺背景
萊克多巴胺原本是被藥廠開發作為氣喘用藥,但因為效果不好,沒有上市。有趣的是,在動物實驗中,發現動物吃了萊克多巴胺後,會變得比較壯。
除此之外,在飼料中添加萊克多巴胺,會讓動物吃的飼料減少,也就是降低了飼料成本,因此在美國是允許使用的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▍風險評估
作者認為,從毒物學的角度出發,萊克多巴胺是一個作用很弱的成分。原因是我們並不是直接食用萊克多巴胺的飼料,而是吃經過動物代謝後的微量萊克多巴胺。
國內曾做過一般民眾抽樣檢查,不管有無食用美國牛肉,尿液中都驗不到萊克多巴胺或其代謝物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▍曾經的瘦肉精中毒
在2010年,曾有台南民眾發生瘦肉精中毒,後來發現是克倫特羅(Clenbuterol)、沙丁安醇(Salbutamol),這兩種瘦肉精的毒性,比萊克多巴胺強很多。
也就是,『萊克多巴胺是瘦肉精的一種,但不是只要是瘦肉精,就會造成中毒。』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▍國人習慣
我們平常對於豬肉的需求量比較大,另外,萊克多巴胺在內臟中殘留的比較高,如果坐月子的婦女,可能食用較多內臟,比較有飲食安全顧慮。
除此之外,隨著年紀變大,腎臟的功能也會降低,也可能增加萊克多巴胺的殘留的風險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▍總結
總結來看,萊克多巴胺的衝擊,科學上認為對人體的影響有限,要不要進口,可能比較是政治上的決定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附註】影響毒性作用的因子
作者提到,有毒的物質的影響,除了暴露劑量之外,還有以下因素會影響。
- 毒物的特性: 例如毒物需要多久才能排出?像是戴奧辛,在人體濃度減半的時間,需要7~10年。
- 暴露途徑: 有些重金屬被吸入或食入,才會中毒,皮膚接觸不會有事。像是日月光曾排放在後勁溪的鎳、鋅,如果透過飲食進入人體,傷害不大,但如果吸入肺,則可能會造成肺癌。
- 人體對於毒物的吸收、分布、代謝等等。
- 每個人原有的健康狀況
- 是否有合併使用的藥物、食物。
ref
https://www.foodnext.net/issue/paper/4975312736
留言列表